與宣供奉攜癭尊歸杏溪園聯句

· 李益
千畦抱甕園,一酌癭尊酒。 唯有沃洲僧,時過杏溪叟。 追歡君適性,獨飲我空口。 儒釋事雖殊,文章意多偶。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千畦(qiān qí):指很多塊田地。
  • 抱甕園:指親手耕種的園子。
  • 癭尊酒:指用癭木製成的酒器中的酒。
  • 沃洲僧:指來自沃洲的僧人。
  • 杏溪叟:指住在杏溪的老者。
  • 追歡:追求歡樂。
  • 適性:符合自己的性情。
  • 儒釋:儒家和佛教。
  • 事雖殊:事情雖然不同。
  • 意多偶:意思常常相合。

翻譯

我們擁有一個親手耕種的園子,園中有一壺用癭木酒器盛裝的酒。 只有來自沃洲的僧人,偶爾會來拜訪住在杏溪的老者。 你追求歡樂,符合你的性情,而我獨自飲酒,只是空口無言。 儒家和佛教的事情雖然不同,但文章中的意思常常相合。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述與友人在園中的飲酒情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簡樸生活的嚮往。詩中「千畦抱甕園,一酌癭尊酒」描繪了田園生活的寧靜與自足,而「唯有沃洲僧,時過杏溪叟」則增添了一絲超脫塵世的意境。後兩句「儒釋事雖殊,文章意多偶」表達了詩人對於不同文化背景下思想相通的認識,體現了詩人開闊的視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李益

李益

李益,唐代詩人,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洛陽。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