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太原張尚書

岩石在朱戶,風泉當翠樓。 始知峴亭賞,難與清暉留。 餘景淡將夕,凝嵐輕欲收。 東山有歸志,方接赤松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和詩的一種,指依照別人詩的題材或體裁作詩。
  • 張尚書:指張九齡,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曾任尚書左丞。
  • 朱戶:古代帝王賞賜給有功大臣的紅色大門,象徵尊貴。
  • 峴亭:位於今湖北省襄陽市,古代著名的遊覽勝地。
  • 清暉:明淨的光輝、光澤。
  • 餘景:餘暉,指夕陽的餘光。
  • 凝嵐:凝聚的霧氣。
  • 東山:指隱居之地,源自東晉謝安隱居東山的故事。
  • 赤松:即赤松子,古代傳說中的仙人,這裏指隱居山林的生活。

翻譯

岩石矗立在硃紅的大門前,風聲和泉聲在翠綠的樓閣間迴響。 我這才明白峴亭的美景,卻難以長久地留住那明淨的光輝。 夕陽的餘暉漸漸淡去,夜色中凝聚的霧氣輕輕欲散。 我心中有着歸隱東山的志向,正想着與仙人赤松子一同遊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寧靜而深遠的山水畫面,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刻畫,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岩石在朱戶,風泉當翠樓」以對仗工整的句式,展現了詩人居所的靜謐與高雅。後句「始知峴亭賞,難與清暉留」則透露出對美景的珍惜與無奈。結尾的「東山有歸志,方接赤松遊」更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深切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對自然的熱愛。

李德裕

李德裕

唐趙郡人,字文饒。李棲筠孫、李吉甫子。幼有壯志,苦心力學,不喜科試。既冠,卓犖有大節。穆宗即位,召入翰林充學士,禁中書詔,大手筆多詔德裕草之。尋轉考功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敬宗時出爲浙西觀察使。文宗即位,加檢校禮部尚書,召爲兵部侍郎。武宗時由淮南節度使入相,弭藩鎮之禍,決策制勝,威權獨重。德裕爲李黨首領,牛僧孺、李宗閔爲首之牛黨深銜之,宣宗立,爲牛黨所構,貶崖州司戶卒。追贈尚書左僕射、太子少保、衛國公。好著書爲文,雖位極臺輔,讀書不輟。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 ► 1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