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廟

本爲留侯慕赤松,漢庭方識紫芝翁。 蕭何只解追韓信,豈得虛當第一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四皓(sì hào):指秦末隱居商山的四位高士,即東園公、甪里先生、綺裏季、夏黃公。
  • 留侯:指漢初功臣張良,他被封爲留侯。
  • 赤松:即赤松子,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張良曾表示願隨赤松子學仙。
  • 紫芝翁:指四皓,因他們隱居時曾採紫芝(一種菌類)爲食。
  • 蕭何:漢初名相,曾追回韓信,使其不被劉邦所殺。
  • 韓信:漢初名將,後被封爲楚王,因謀反被殺。

翻譯

原本是因爲留侯張良羨慕赤松子這樣的仙人,漢朝的朝廷才得以認識那些採紫芝爲食的高士四皓。蕭何只知道去追回韓信,使他不被劉邦所殺,又怎能空得第一功臣的稱號呢?

賞析

這首詩是李商隱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詩中,李商隱通過對比張良和蕭何的不同行爲,表達了對張良的讚賞和對蕭何的批評。張良因羨慕仙人而引薦四皓,對漢朝的穩定有重要影響;而蕭何雖有追回韓信之功,但在李商隱看來,這並不能使他成爲第一功臣。詩人的這種觀點,反映了其對歷史人物的獨特見解和深刻思考。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