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獻從叔舍人袖

蓬島煙霞閬苑鍾,三官箋奏附金龍。 茅君奕世仙曹貴,許掾全家道氣濃。 絳簡尚參黃紙案,丹爐猶用紫泥封。 不知他日華陽洞,許上經樓第幾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蓬島:即蓬萊,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 煙霞:指山水景色。
  • 閬苑:傳說中的神仙居所。
  • 三官:道教中的天官、地官、水官。
  • 箋奏:書信或奏章。
  • 金龍:指皇帝的詔書或符信,常以金龍爲飾。
  • 茅君:指茅山派的祖師茅盈。
  • 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 仙曹:指仙官,道教中的神仙職位。
  • 許掾:指許遜,東晉道士,後被尊爲道教神仙。
  • 道氣:道教中指修煉得來的仙氣。
  • 絳簡:紅色的簡牘,指道教的經書。
  • 黃紙:指道教的符籙,常用黃紙書寫。
  • 丹爐:煉丹用的爐子。
  • 紫泥:指皇帝的封泥,常用紫色。
  • 華陽洞:道教中的仙境,傳說中的洞天福地。
  • 經樓:藏經的樓閣。

翻譯

蓬萊仙島上的煙霞與閬苑的鐘聲,三官的箋奏附着金龍。 茅君世世代代都是仙官中的貴人,許遜全家都充滿了道氣。 紅色的簡牘還要參考黃紙上的符籙,煉丹的爐子仍然用紫泥封着。 不知道將來在華陽洞,能允許我登上經樓的第幾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道教仙境的圖景,通過對蓬島、閬苑、三官等道教元素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道教文化的深厚感情。詩中「茅君奕世仙曹貴,許掾全家道氣濃」體現了對道教神仙的尊崇,而「絳簡尚參黃紙案,丹爐猶用紫泥封」則展示了道教修煉的神祕與莊重。結尾的「不知他日華陽洞,許上經樓第幾重」流露出詩人對未來能否進入更高境界的期待與不確定。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道教色彩。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