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無奈:沒有辦法。
- 牧童:放牛的孩子。
- 竹:一種植物,這裏指作者種植的竹子。
- 隔林:隔着樹林。
- 呼不應:呼喚卻沒有迴應。
- 叫笑:邊叫邊笑。
- 如生鹿:形容牧童的叫笑聲像活潑的小鹿一樣。
- 欲報:想要告訴。
- 田舍翁:指農家的老翁,即農民。
- 更深:夜深。
- 不歸屋:沒有回到屋裏。
翻譯
我真是拿那個牧童沒辦法,他放牛來吃我的竹子。 隔着樹林呼喚他,他卻不迴應,邊叫邊笑,聲音像活潑的小鹿。 我本想告訴那農家的老翁,但夜已深,他還沒有回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山中牧童的生動場景,通過牧童放牛吃竹、隔林呼喚不應的情景,展現了山間的寧靜與牧童的活潑。詩中「叫笑如生鹿」一句,形象地描繪了牧童的天真爛漫,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末句「欲報田舍翁,更深不歸屋」則透露出詩人對農家生活的關注與同情,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鄉村生活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