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仙二十四首

· 吳筠
予因詣金母,飛蓋超西極。 遂入素中天,停輪太濛側。 若華拂流影,不使白日匿。 傾曦復亭午,六合無暝色。 道化隨感遷,此理誰能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ì):前往,拜訪。
  • 金母:即西王母,神話中的女神。
  • 飛蓋:飛馳的車蓋,指駕車飛行。
  • 西極:西方極遠之地。
  • 素中天:指天空,素指天空的顔色。
  • 停輪:停下車輛。
  • 太濛:指天空,太指極大,濛指模糊不清。
  • 若華:若木的花,神話中的樹,其花能發光。
  • 流影:流動的光影。
  • 白日匿:白日隱藏,指天黑。
  • 傾曦:指太陽傾斜,即日落。
  • 亭午:正午。
  • 六郃:指天地四方,泛指整個宇宙。
  • 暝色:暮色,天黑的樣子。
  • 道化:道的變化。
  • 隨感遷:隨著感應而變化。

繙譯

我因此前往拜訪西王母,駕車飛越西方極遠之地。 於是進入素白的天空,在太濛的天邊停下車輪。 若木的花拂動著流動的光影,不讓白日隱藏。 太陽傾斜後又廻到正午,整個宇宙沒有暮色。 道的變化隨著感應而遷移,這個道理誰能測度。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吳筠遊仙的奇幻經歷,通過豐富的神話元素和生動的意象,展現了超凡脫俗的仙境之旅。詩中“飛蓋超西極”、“若華拂流影”等句,運用誇張和想象,搆建了一個光怪陸離、永恒明亮的天界景象。結尾的“道化隨感遷,此理誰能測”則表達了詩人對宇宙奧秘的敬畏和對道之變化的不可知。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吳筠

吳筠

唐華州華陰人,字貞節。通經義,善文辭。舉進士不中,隱居南陽倚帝山爲道士。玄宗天寶初召至京,敕待詔翰林。獻《玄綱》三篇。每開陳,皆名教世務,以微言諷帝,帝重之。高力士短之於帝,遂固求還嵩山。後東入會稽剡中卒,弟子諡爲宗元先生。善詩,有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