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不嗟白髮曾遊此,不嘆征帆無了期。 盡日憑闌誰會我,祗悲不見韓垂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不嗟(jiē):不嘆息。
  • 征帆:遠行的船。
  • 盡日:整天。
  • 憑闌:倚着欄杆。
  • 會:理解,領會。
  • 韓垂:唐代詩人,生平不詳。

翻譯

不因白髮而嘆息曾遊此地,不因遠行的船無歸期而悲傷。 整天倚着欄杆,有誰能理解我的心情,只悲嘆沒有見到韓垂的詩。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過往遊歷的回憶和對未來的無奈。詩中「不嗟白髮曾遊此」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對青春歲月的懷念,又透露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而「不嘆征帆無了期」則進一步以遠行的船爲喻,抒發了對未來歸期未定的憂慮。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自己的孤獨與對韓垂詩的渴望,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詩歌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的情感世界。

李建勳

李建勳,字致堯,廣陵人。(全唐詩作隴西人。此從唐才子傳)約生於唐懿宗鹹通十三年,卒於周太祖廣順二年,年約八十一歲。少好學能屬文,尢工詩。南唐主李昪鎮金陵,用爲副使,預禪代之策,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941)放還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賜號鐘山公,年已八十。時宋齊丘隱居洪州西山,建勳常往造謁致敬。後歸高安別墅,一夕,無病而終。建勳著有鐘山集二十卷,《唐才子傳》傳於世。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