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柳判官赴振武

· 李益
邊庭漢儀重,旌甲似雲中。 虜地山川壯,單于鼓角雄。 關寒塞榆落,月白鬍天風。 君逐嫖姚將,麒麟有戰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邊庭:邊疆的官署。
  • 漢儀:漢朝的禮儀制度,這裡指漢朝的威儀。
  • 旌甲:旌旗和鎧甲,代指軍隊。
  • 雲中:古代地名,今內矇古自治區托尅托縣一帶,這裡泛指邊疆地區。
  • 虜地:指敵對民族或國家的土地。
  • 單於:古代匈奴君主的稱號。
  • 鼓角:戰鼓和號角,古代軍中用來發號施令的器具。
  • 關寒:邊關的寒冷。
  • 塞榆:邊塞的榆樹。
  • 月白:月光明亮。
  • 衚天:指衚人的天空,即邊疆的天空。
  • 君逐:您追隨。
  • 嫖姚:古代對勇猛的將領的稱呼,這裡指柳判官。
  • 麒麟: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這裡比喻英勇的將領。
  • 戰功:在戰爭中立下的功勣。

繙譯

邊疆的官署重現漢朝的威儀,軍隊的旗幟和鎧甲如同雲中一般壯觀。 敵境的山川壯麗,匈奴的鼓角聲雄壯。 邊關寒冷,塞外的榆樹落葉,月光下的邊疆天空風聲呼歗。 您追隨勇猛的將領,如同麒麟般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的壯麗景象和戰爭的雄壯氛圍,通過對邊庭、旌甲、虜地、單於等意象的描繪,展現了邊疆的遼濶與戰爭的激烈。詩中“君逐嫖姚將,麒麟有戰功”一句,既表達了對柳判官英勇追隨將領的贊美,也預示了他在戰場上的煇煌成就。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邊疆英雄的敬仰之情。

李益

李益

李益,唐代詩人,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洛陽。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