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沈思:深思。
- 浩通川:廣闊的河流。
- 宿禽:棲息的鳥。
- 囀:鳥鳴聲。
- 澐澐:形容水流的樣子。
- 漠漠:形容景象模糊不清。
- 澐澐洲外田:水流環繞的洲外田地。
- 猶當:還應當。
- 斷續:間斷地。
翻譯
月亮落下,寒冷的霧氣升起,我深思着,眼前是廣闊的河流。 棲息的鳥兒在樹間鳴叫,飛散開來,山和澤顯得一片蒼茫。 沙路上的景象模糊不清,水流環繞的洲外田地。 我還應當依傍着遠處的樹木,間斷地望向天空的盡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夜晚水亭靜坐時所見的景象,通過月落、寒霧、宿禽、山澤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深遠的氛圍。詩中「沈思浩通川」一句,既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思緒,又暗示了視野的開闊。後文通過對沙路、洲外田的描繪,進一步以景生情,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感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對生命深度的思考。

李益
李益,唐代詩人,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後遷河南洛陽。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