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宣州鄭諫議

· 杜牧
大夫官重醉江東,瀟灑名儒振古風。 文石陛前辭聖主,碧雲天外作冥鴻。 五言寧謝顏光祿,百歲須齊衛武公。 再拜宜同丈人行,過庭交分有無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文石陛:指宮廷中的臺階,因其上鋪有文石而得名。
  • 辭聖主:指辭別皇帝。
  • 碧雲天外:形容高遠的天空。
  • 冥鴻:指高飛的鴻雁,比喻高遠的志向或隱逸的人。
  • 五言:指五言詩。
  • 顏光祿:指顏延之,南朝宋文學家,曾任光祿大夫。
  • 衛武公:指衛國的賢君衛武公,以賢明著稱。
  • 丈人行:指長輩或前輩。
  • 過庭:指在庭院中行走,這裏指交往。
  • 交分:指交情,友誼。

翻譯

鄭諫議這位大夫在江東擔任重要官職,他醉酒中依然保持着儒者的瀟灑風範,激勵着古代的風尚。他在文石鋪就的宮廷臺階前辭別了聖明的君主,如同碧雲天外的高飛鴻雁,追求着高遠的志向。他的五言詩寧願不遜色於顏光祿的作品,他的百年人生應當與衛武公那樣賢明齊名。我再次恭敬地向他行禮,視他爲長輩,我們在庭院中的交往,無論交情深淺,都是珍貴的。

賞析

這首詩是杜牧寫給宣州鄭諫議的,表達了對鄭諫議高尚品格和文學成就的讚美。詩中,「醉江東」與「振古風」形成對比,突出了鄭諫議在官場中的超然態度和對古代文化的傳承。通過「文石陛前辭聖主」和「碧雲天外作冥鴻」的描繪,詩人展現了鄭諫議的高遠志向和隱逸情懷。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鄭諫議的尊敬和兩人之間的深厚友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牧的詩歌才華和對友人的深情厚意。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居中書舍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爲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498篇诗文

杜牧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