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鐘陵舊遊四首

· 杜牧
控壓平江十萬家,秋來江靜鏡新磨。 城頭晚鼓雷霆後,橋上游人笑語多。 日落汀痕千里色,月當樓午一聲歌。 昔年行樂穠桃畔,醉與龍沙揀蜀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控壓:控制,壓制。
  • 平江:地名,今江蘇省蘇州市。
  • 鏡新磨:比喻江面平靜如新磨的鏡子。
  • 城頭:城牆之上。
  • 晚鼓:傍晚時分的鼓聲,古代用以報時。
  • 雷霆:形容鼓聲如雷鳴。
  • 汀痕:水邊沙地的痕跡。
  • 樓午:樓中正午時分。
  • 穠桃:茂盛的桃樹。
  • 龍沙:地名,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北,古代爲遊樂之地。
  • 蜀羅:蜀地產的絲織品,這裏指精美的衣物。

翻譯

控制着平江十萬戶的繁華,秋日的江面平靜如新磨的鏡子。城牆上的晚鼓聲如雷霆般響過,橋上的遊人笑語盈盈。日落時分,水邊沙地的痕跡映出千里美景,月正當樓中正午時分,傳來一聲悠揚的歌聲。回憶昔年在茂盛的桃樹旁行樂,醉意中與友人在龍沙挑選精美的蜀羅衣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平江秋日的寧靜與繁華,通過「控壓平江十萬家」和「秋來江靜鏡新磨」展現了城市的盛況和江面的平靜。詩中「城頭晚鼓雷霆後,橋上游人笑語多」生動地描繪了傍晚時分的城市景象和人們的歡樂氛圍。後兩句則通過日落和月出的自然景色,以及歌聲的悠揚,勾起了對往昔行樂時光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留戀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居中書舍人。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爲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大杜“。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 ► 4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