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劉司戶

江風吹浪動雲根,重碇危檣白日昏。 已斷燕鴻初起勢,更驚騷客後歸魂。 漢廷急詔誰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萬里相逢歡復泣,鳳巢西隔九重門。
拼音

注釋

吹浪:一作“揚浪”。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雲根:指山石。古人認爲雲從山石中生出,故稱。
  • 重碇:沉重的石錨。
  • 危檣:高聳的桅杆。
  • 燕鴻:燕地的鴻雁,比喻北方來的賢士。
  • 騷客:詩人,此處指劉司戶。
  • 漢廷急詔:漢朝時,朝廷急速徵召賢士的詔令。
  • 楚路高歌: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帶)的路上高聲歌唱,表達豪情壯志。
  • 鳳巢:比喻朝廷或賢人聚集之地。
  • 九重門:指皇宮,比喻朝廷的深遠。

翻譯

江風猛烈地吹動着山石,巨浪拍打着沉重的石錨和高聳的桅杆,使得白日都顯得昏暗。你這位北方來的賢士,剛剛展翅欲飛就遭遇挫折,而你的歸來更是讓詩人感到震驚。漢朝時,朝廷急速徵召賢士,但誰能率先進入呢?在楚地的路上,我自顧自地高聲歌唱,表達着內心的豪情。我們在萬里之外相逢,既歡喜又悲傷,因爲朝廷的深遠,我們如同鳳凰的巢穴被隔絕在九重門之外。

賞析

這首詩是李商隱贈給劉司戶的作品,通過描繪江風巨浪、重碇危檣的景象,隱喻了劉司戶的遭遇和困境。詩中,「燕鴻」和「騷客」分別指代劉司戶和詩人自己,表達了詩人對劉司戶的同情和理解。後兩句則通過「漢廷急詔」和「楚路高歌」的對比,抒發了詩人對朝廷的不滿和對自由的嚮往。最後兩句則通過「萬里相逢」和「鳳巢西隔九重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李商隱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