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宮

十二層城閬苑西,平時避暑拂虹霓。 雲隨夏後雙龍尾,風逐周王八駿蹄。 吳嶽曉光連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 荔枝盧橘沾恩幸,鸞鵲天書溼紫泥。
拼音

注釋

十二層城:《史記·封禪書》:“方士有言:‘黃帝時爲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於執期,命曰迎年。’” 閬苑:閬鳳山之苑,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舊時詩文中常用來指宮苑。 平時:安定承平之時事。 虹霓:指天上的彩虹。 夏後雙龍:《山海經·海外西經》:“大樂之野,夏後啓於此舞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 巘:指大山上的小山。 紫泥:古人以泥封信,泥上蓋印。皇帝用紫泥。後以指詔書。

《九成宮》是唐代著名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律。該詩是作者遊覽九成宮時傷古懷今所作,主要表達了身處中晚唐時期的作者對於國家運勢的擔憂和對前途的憂慮。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成宮:唐代著名的離宮,位於今陝西省麟遊縣西。
  • 十二層城:形容九成宮建築的宏偉,層數衆多。
  • 閬苑: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裡比喻九成宮如同仙境。
  • 拂虹霓:形容宮殿高聳,倣彿能夠觸摸到彩虹。
  • 夏後雙龍尾:指夏朝的君主,雙龍尾象征其權威。
  • 周王八駿蹄:指周朝的君王,八駿是傳說中周穆王的八匹神馬。
  • 吳嶽:指吳山,在今陝西省境內。
  • 翠巘:青翠的山峰。
  • 甘泉:指甘泉宮,漢代宮殿名。
  • 丹梯:紅色的台堦,指通往宮殿的道路。
  • 荔枝盧橘:指進貢的珍貴水果。
  • 鸞鵲天書:指皇帝的詔書,鸞鵲象征吉祥。
  • 紫泥:指封泥,古代用來封緘文書的紫色泥土。

繙譯

九成宮位於宏偉的十二層城之西,宛如仙境,平日裡是避暑勝地,宮殿高聳,倣彿能觸摸到彩虹。 雲彩隨著夏朝君主的龍尾飄動,風兒追逐著周朝君王的八駿馬蹄。 吳山的晨光與青翠的山峰相映成趣,甘泉宮的晚景映照在通往宮殿的紅色台堦上。 珍貴的荔枝和盧橘因受到皇帝的恩寵而沾光,皇帝的詔書如鸞鵲般吉祥,封泥溼潤而顯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九成宮的壯麗景象和皇家氣派,通過豐富的意象和華麗的語言,展現了宮殿的宏偉與仙境般的美麗。詩中運用了大量的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如夏後雙龍尾、周王八駿蹄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如吳嶽曉光、甘泉晚景,以及對皇家恩寵的象征性表達,如荔枝盧橘、鸞鵲天書,詩人巧妙地將自然美景與皇家榮耀融爲一躰,表達了對皇家生活的贊美和對自然美景的曏往。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