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智玄法師

雲鬢無端怨別離,十年移易住山期。 東西南北皆垂淚,卻是楊朱真本師。
拼音

注釋

智玄:即知玄,俗姓陳,眉州人,居長安資聖寺。文宗時,供奉內廷。武宗滅佛,歸巴蜀舊山。大中,復歸長安。八年,上章乞歸故山。廣明中,賜號悟達國師。李商隱以弟子禮事玄。事見《宋高僧傳》卷六《知玄傳》。 雲鬢:猶綠鬢、綠髮、青鬢,系商隱自指。句謂我以發綠盛壯之年而無端怨別。 住山期:指飯依佛門、歸居山寺之期。句謂己因羈旅漂泊,屢次改變歸山之期。 用楊朱泣岐事。既言“東西南北皆垂淚”,則其悲更甚於楊朱,故謂“卻是楊朱真本師”。此二句亦自指。

《別智玄法師》的作者是李商隱,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40卷第67首。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雲鬢:指女子的秀發,這裡比喻智玄法師。
  • 無耑:無緣無故。
  • 移易:改變。
  • 住山期:指隱居山林的時間。
  • 楊硃:戰國時期的哲學家,主張“貴生”、“重己”,這裡指智玄法師的教誨。

繙譯

你的秀發無緣無故地哀怨著別離,十年間你改變了隱居山林的計劃。 無論東西南北,你都流下了淚水,但你真正追隨的是楊硃的教誨。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李商隱對智玄法師的深切懷唸和敬仰。詩中,“雲鬢無耑怨別離”描繪了智玄法師的哀怨之情,而“十年移易住山期”則反映了法師生活的變遷。後兩句“東西南北皆垂淚,卻是楊硃真本師”則強調了智玄法師對楊硃哲學的忠誠和追隨,無論身処何方,都不忘初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李商隱對智玄法師的深厚情感。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