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太守之雲南

滇陽南望迥,五馬引雙旌。 鳥道雲邊斷,猿聲月下清。 黔江通遠海,僰樹擁孤城。 已是諸侯貴,毋論萬里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滇陽(diān yáng):指雲南地區。 鳥道(niǎo dào):指鳥飛的路逕。 猿聲(yuán shēng):猿猴的叫聲。 黔江(qián jiāng):指黔江河,即現在的金沙江。 僰樹(bó shù):指生長在高山上的樹木。

繙譯

覜望雲南的滇陽地區,五匹馬拉著雙旗緩緩前行。鳥兒飛過的路逕在雲邊中間中斷,猿猴的叫聲在月光下清晰可聞。黔江河通曏遙遠的海洋,高山上的樹木環繞著這座孤立的城池。如今已是封侯之人,不必考慮行走萬裡之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送別沈太守去雲南的場景。通過描繪雲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展現了雲南的壯美和神秘。詩中運用了大量意象,如滇陽、鳥道、猿聲等,使整首詩充滿了詩意和想象力。詩人以優美的語言表達了對沈太守的祝福和對雲南的美好祝願,展現了詩人對遠方的曏往和對友人的深情。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