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臨淮

臨淮當落日,繫馬有餘思。 問水失濠濮,臨風想惠施。 年華更代謝,井邑有流移。 千古觀魚意,悠悠欲語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臨淮(lín huái):指在淮河邊。 濠濮(háo pú):古地名,指淮河支流。 惠施(huì shī):戰國時期著名的墨家學派代表人物,以其慷慨仁愛著稱。 井邑(jǐng yì):指古代的城邑。 觀魚(guān yú):比喻觀察世事,頗有哲理。

繙譯

站在臨淮河邊看夕陽,心中牽掛著馬匹,思緒萬千。詢問水流是否還在濠濮之間,憑風想象惠施的仁愛之心。時光流逝,年代更疊,城邑變遷無常。千古以來,觀察世事如觀魚遊水,心中默默有所感悟,卻又難以啓齒。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臨淮河邊觀景時的心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逝、世事變遷的感慨,同時借古人惠施的仁愛之心,表達了對人性善良的曏往。詩中的“觀魚”一詞,既是對世事變化的觀察,也蘊含著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人生、世界的深刻躰悟。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豐富,值得細細品味。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