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章二首

浮黎始上青,浩氣長空濛。 溟涬窈無朕,端倪那可窮。 梵川玉虛界,不與諸天同。 羣仙時遨遊,翳鳳駕赤龍。 年壽罔有極,莫能測其終。 泛詠黃雲裏,肅侍彌羅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浮黎(fú lí):指人間。 濛(méng):霧氣。 溟涬(míng lèng):大海。 朕(zhèn):指皇帝。 端倪(duān ní):端倪,跡象。 梵川(fàn chuān):佛國。 玉虛(yù xū):虛幻的世界。 翳(yì):遮掩。 彌羅(mí luó):佛教中的極樂世界。

翻譯

浮黎開始登上青天,浩大的氣勢瀰漫在長空中。 大海深邃無底,皇帝的蹤跡何可尋覓。 佛國玉虛的境界,與衆天不相同。 羣仙時常飛舞,遮掩着鳳凰和紅龍。 年齡壽命無法限定,無人能夠預測其終結。 在黃雲中漂泊吟唱,莊嚴侍奉着極樂宮殿。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神祕而壯麗的世界,通過對自然、神話和宇宙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超凡世界的嚮往和想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將人間與神話世界相融合,展現出詩人對超脫塵世、追求永恆的嚮往之情。整體氛圍神祕而夢幻,給人以超脫塵世的感覺,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超然境界的追求和嚮往。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