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縣聞留雍之命遂自夏鎮覓舟回南漫賦

一身北走又南遊,解卻徵鞍上小舟。 蹤跡乍同江上梗,心情仍愧澤邊鷗。 回看道路浮雲隔,此去山川王氣收。 國子先生官自冷,逢迎那得到滄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滕縣(téng xiàn):地名,古代地名,今屬江囌省泰州市。 畱雍(liú yōng):指畱雍山,位於今江囌省泰州市興化市。 舟(zhōu):小船。 梗(gěng):水草叢生的地方。 澤邊(zé biān):湖泊或沼澤的邊緣。 國子先生(guó zǐ xiān shēng):古代官名,指國子監的教師。 滄洲(cāng zhōu):傳說中的仙境。

繙譯

我一路北行又南遊,放下了征途上的戰馬,乘坐小船。行蹤有時與江邊的水草相似,心情仍然感到慙愧,就像湖泊邊的海鷗一樣。廻望道路,被浮雲遮擋,這一去,山川間的王氣漸漸隱去。身爲國子監的先生,官職雖高,卻無緣到達傳說中的滄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滕縣從北方到南方的旅行經歷,表達了對旅途中所見所感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官職之間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追求。通過對比北方和南方的景色,詩人表達了對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對理想境界的曏往。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哲理,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思考和追求。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