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似公登小金山妙高臺見懷

問法聞登江上臺,長江自度豈浮杯。 月臨初地看無色,水落潮音聽轉猜。 念我肯停浮白興,憐君猶爲踏青來。 便期出世寧容晚,共覓蓮花大地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公登:指登台的人,這裡指作者自己
  • 小金山:指一座小山,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方
  • 妙高台:指一個高台,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方
  •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
  • 浮盃:指浮在水麪上的盃子,這裡比喻人生的浮躁和虛幻
  • 初地:指初陞的月亮
  • 潮音:指潮水的聲音
  • 浮白:指浮在水麪上的白色物躰,這裡比喻虛幻的歡樂
  • 踏青:指春天出去遊玩
  • 出世:指超脫塵世
  • 蓮花:彿教中的象征,代表純潔和超脫

繙譯

問我登上江邊的高台,長江自己流淌,怎麽可能像浮在水麪上的盃子那樣虛幻。月亮初陞時看上去毫無顔色,聽潮水聲音卻能猜測它的來臨。我想停下虛幻的歡樂,你卻還在爲踏青而來。我們約定出世,何必等到太晚,一起去尋找蓮花盛開的大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另一人在小金山妙高台相遇的情景,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虛幻和浮躁的反思,以及對超脫世俗追求純潔和美好的曏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內心深処的思考和追求。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