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馬伯起及仁伯代驤兩弟過樑明叔禪悅齋
森森蘿徑引紆迴,三載尋盟許復來。
籃舉每從花外轉,筆牀多在竹間開。
當尊客愛逃禪醉,挈弟人慚夢草才。
對此風光那可負,分題休畏暮鍾催。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森森(sēn sēn):茂密的樣子。
紆迴(yū huí):蜿蜒曲折。
盟許(méng xǔ):結盟許願。
籃舉(lán jǔ):拿着籃子。
筆牀(bǐ chuáng):書桌。
挈(qiè):牽引。
夢草(mèng cǎo):指才華橫溢的年輕人。
負(fù):辜負。
分題(fēn tí):分別題詩。
暮鍾(mù zhōng):黃昏的鐘聲。
翻譯
茂密的蘿徑蜿蜒曲折引人迴轉,三年來尋找結盟的約定又回到這裏。拿着籃子常常繞着花叢轉,書桌多在竹林中擺放。當尊貴的客人喜歡逃避禪醉,帶着弟弟,我感到慚愧,像是做夢一般。面對這樣美麗的風景,怎能辜負,分別題詩也不必害怕黃昏的鐘聲催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馬伯起、仁伯代驤兩位弟弟在梁明叔的禪悅齋相聚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環境和人物的情感,展現了詩人對友誼、家人和自然的熱愛之情。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友情的真摯。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值得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