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

洞源一何奇,夾靈露其骨。 莫漫叱成羊,且留坐山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洞源(dòng yuán):洞穴的來源,指洞穴的起源。
  • 霛露:神秘的露水。
  • 漫叱(màn chì):隨意呼喚。
  • 成羊:變成羊。
  • 山月:山中的月光。

繙譯

石洞的來源多麽奇特,洞裡滴著神秘的露水。不要隨意呼喚變成羊,就坐在山間月光下吧。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神秘的石洞景象,洞穴來源奇特,充滿了神秘的氣息。詩人通過描述洞中的霛露和山間的月光,營造出一種幽靜、神秘的氛圍。詩中提到不要隨意呼喚變成羊,可能是在警示人們要尊重自然、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整首詩意境優美,給人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間。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