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書懷二首一

· 李昱
閒居習疏懶,歲月漸成癖。 心幽遠世慮,地偏少人跡。 是時春向暮,芳草萋更碧。 鳥啼檐間樹,花落溪上石。 悠悠髮長吟,命酒聊自適。 人生任天性,焉能爲形役。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疏懶(shū lǎn):指懶散的樣子。 幽遠(yōu yuǎn):深遠。 碧(bì):翠綠色。 檐(yán):房檐。 悠悠(yōu yōu):形容長久。 適(shì):適意。 天性(tiān xìng):指人的本性。

翻譯

閒居習慣懶散,歲月漸漸養成了這種癖好。心思深遠,思考着世間的事情,周圍的環境卻少有人痕跡。此時正值春天漸漸走向尾聲,芳草更加翠綠。鳥兒在屋檐間啼鳴,花瓣飄落在溪水上的石頭上。我悠長地吟唱着,自斟自飲,盡興而飲。人生應該順其自然,怎能被形式所束縛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春天暮色中的閒情逸致,表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感悟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詩中以春天的景色爲背景,通過描繪芳草萋碧、鳥啼花落的情景,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深沉。詩人借春天的景象,表達了對人生自然而然的態度,呼籲人們順應天性,不受拘束,活出真我。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簡練,富有哲理,值得細細品味。

李昱

元太原榆次人,字仲明,號中和。至元三年闢爲四川行省員外郎,九年改東川順慶宣課大使。官至成都防城總管。卒諡忠敏。 ► 4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