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 · 春日寄錢塘諸友

錦江綠。長想秦城在目。瞿塘上、春水艤船,十二遙峯翠如簇。羈懷未易觸。斜日平原散牧。潘郎愛,年少宦遊,遮莫吳霜鬢邊撲。名家舊韋曲。記雨臥叢花,春覆慈竹。東來重問烏衣屋。 愁濯錦人遠,剪燈窗靜,歸心偏是夢裏速。更題柱曾卜。悽獨。帶移束。正驛路騮嘶,煙浦帆宿。遨頭風度猶能續。盡客館歌舞,故人醽醁。薛濤箋上,寫恨處,字可掬。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錦江:成都的一條河流。
  • 秦城:指成都,古稱秦州。
  • 瞿塘:即瞿塘峽,長江三峽之一。
  • 艤船:停泊的船隻。
  • 十二遙峯:指遠處的山峯。
  • 翠如簇:形容山峯青翠密集。
  • 羈懷:旅人的思鄉之情。
  • 潘郎:指詞人自己,或泛指青年才俊。
  • 遮莫:儘管,任憑。
  • 吳霜:吳地的霜,此處比喻白髮。
  • 韋曲:地名,在長安附近,古代貴族聚居地。
  • 慈竹:慈愛的竹子,比喻母親的關愛。
  • 烏衣屋:指貴族或官員的府邸。
  • 濯錦人:指在錦江邊洗錦的人,比喻遠方的親友。
  • 剪燈窗靜:形容夜晚的寧靜。
  • 歸心:歸鄉的願望。
  • 題柱:在柱子上題詩,表示留念或抒發情感。
  • 驛路:古代的官道。
  • 騮嘶:馬嘶聲。
  • 煙浦帆宿:煙霧中的港口,帆船停泊。
  • 遨頭:遊玩的領袖,指風流人物。
  • 醽醁:美酒。
  • 薛濤箋:唐代女詩人薛濤所制的紙,此處指書寫用的紙。
  • 字可掬:形容字跡清晰,彷彿可以捧在手中。

翻譯

錦江的水綠油油的,我長久地想念着成都的景色。在瞿塘峽上游,春水停泊着船隻,遠處的十二座山峯青翠密集。旅人的思鄉之情難以觸動。斜陽下,平原上散佈着牧羣。我,一個年輕的官員,儘管吳地的霜雪染白了鬢髮,依然熱愛着這片土地。

我記得在韋曲,春雨中花叢盛開,春天覆蓋着慈愛的竹子。我再次向東前往,探訪那些貴族的府邸。我憂愁地想起那些在錦江邊洗錦的遠方親友,夜晚剪燈時窗外的寧靜。歸鄉的願望在夢中總是那麼迅速。我曾在柱子上題詩,表達我的留念和情感。

我感到孤獨淒涼。帶着移動的束縛。正是在官道上,馬嘶聲和煙霧中的港口帆船停泊。那些風流人物的風度依然能繼續。儘管客館中歌舞昇平,老朋友們喝着美酒。我用薛濤箋寫下我的遺憾,字跡清晰,彷彿可以捧在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詞人對成都及其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旅途中的孤獨和鄉愁。通過錦江、瞿塘峽、十二遙峯等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成都的美麗風光。同時,通過韋曲、烏衣屋等地的回憶,表達了對過去生活的懷念。詞中「羈懷未易觸」、「歸心偏是夢裏速」等句,深刻抒發了旅人的思鄉之情。整首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優美,展現了詞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