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送春次王紫詮使君韻十首時積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積雨偶晴故有此作寄餘索和十首

菱花荇葉匝雙湖,麗日曈曈百里鋪。 羲馭久應回北陸,澠池休恨失東隅。 鵝羣逸少非無帖,犢鼻相如別有壚。 一詠一觴聊自足,好留春鳥勸提壺。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菱花荇葉:菱角和荇菜的葉子,這裡指湖中的水生植物。
  • :環繞。
  • 麗日曈曈:形容陽光明媚,曈曈指日光初出。
  • 羲馭:指太陽,羲和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日神。
  • 北陸:指北方,這裡比喻太陽廻歸北方。
  • 澠池: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澠池縣,這裡用以泛指東方。
  • 東隅:東方,比喻日出之地。
  • 鵞群逸少:指王羲之的《蘭亭序》中提到的“群賢畢至,少長鹹集”,這裡借指文人雅集。
  • 犢鼻相如:指司馬相如,他曾穿犢鼻褲,這裡借指文人。
  • :酒店中安放酒甕的土台子,借指酒店。
  • 一詠一觴:指文人雅集中的吟詩飲酒。
  • 提壺:提酒壺,這裡指勸酒。

繙譯

菱角和荇菜的葉子環繞著雙湖,明媚的陽光鋪滿了百裡之地。太陽神羲和應該已經讓太陽廻歸北方,我們不必遺憾失去了東方的日出。就像王羲之的《蘭亭序》中提到的文人雅集,司馬相如也曾有他的酒店。我們在這裡吟詩飲酒,自得其樂,畱下春鳥來勸我們提酒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西湖的美景和文人雅集的情景。詩中,“菱花荇葉匝雙湖”生動地勾勒出了湖中水生植物的環繞之美,“麗日曈曈百裡鋪”則展現了陽光普照的壯麗景象。後句通過典故的引用,表達了文人雅集的樂趣和對春光流逝的豁達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和文人生活的熱愛。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