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春塢

奇姿開露井,仙品說螃螗。 何悟閩山上,逢茲世外芳。 離離垂玉露,灼灼豔朝陽。 漢殿三千閱,扶桑五萬長。 紫文懸玉綬,絳蕊雜丹牀。 遺核傳東海,冰盤出上方。 武陵津乍入,瑤島宴初張。 若問成溪事,公門望渺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螃螗(pángtáng):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奇昆蟲,形狀奇特。

翻譯

蟠桃春塢 [明]李孫宸

奇特的形態展現在清晨的露水中,彷彿在說着神奇的故事。 誰能想到在閩山之上,會遇見這樣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細細地掛着晶瑩的玉露,熱熱地映着豔麗的朝陽。 漢代宮殿中閱讀的三千卷書,扶桑樹上的五萬長。 紫色的文字掛着玉綬,紅色的花蕊點綴着丹牀。 傳說中的桃核飄向東海,冰盤從上方升起。 武陵津渡口忽然進入,瑤島的宴會初次舉行。 如果問起成溪的事情,宮門處望去,一片模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神奇美麗的仙境,以生動的意象和華麗的詞藻展現出蟠桃春塢的奇異景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使整首詩充滿了神祕和浪漫的色彩。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傳說元素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於理想境界的嚮往和追求,給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感悟。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