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陶給事升閩憲僉事
江上草新綠,都城春雪晴。玉缸攜酒共君飲,紅亭醉醒空離情。
問君此行何慷慨,攬轡超超渡閩海。青瑣多年舊有聲,赤心一片終難改。
玉節觀風八郡傾,人人同仰範滂名。陶潛解印身雖逸,桓典乘驄衆所榮。
判袂相望不知久,渺渺青山重回首。別後含情空憶君,謾對蕭條白門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陶潛(Táo Qián):指古代文學家陶淵明。
- 桓典(Huán Diǎn):指古代文學家桓謙。
- 攬轡(lǎn pèi):牽著馬的韁繩。
- 超超(chāo chāo):形容行駛得很快。
- 青瑣(qīng suǒ):指古代的一種樂器。
- 範滂(Fàn Pāng):指古代文學家範仲淹。
繙譯
江邊的草兒嫩綠,都城中春雪晴朗。我帶著酒來與你共飲,但在紅亭中酒醉醒來時,卻發現空空如也,心中充滿離別之情。
問你這次旅行是出於何種豪情壯志,駕馭著馬兒渡過閩海。青瑣多年傳頌著美名,但那赤誠之心卻永遠不會改變。
玉節飄飄觀風,八方人們都仰慕著範滂的名聲。陶潛雖然隱退解去官印,桓典卻騎著駿馬受衆人尊榮。
分別後彼此望望,不知道多久已過去,眼前蒼茫的青山讓人不禁廻首。離別後心中充滿眷戀之情,卻衹能對著白門柳黯然神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陶淵明和桓謙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他們的敬仰和眷戀之情。詩中運用了優美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對才華橫溢的文學家的景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