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說與黃花,九日今朝,同誰舉觴。笑指點行囊,雖然羞澀,朅來鬧市,怎忍荒涼。螯壓橙香,酒浮萸紫,醉脫烏紗鬢欲霜。孤雲外,是吾廬三徑,歸興偏長。催人苒苒年光。
問役役、浮生着甚忙。自東籬人去,總成陳跡,龍山飲散,幾度斜陽。人物雕零。乾坤空闊,世事浮沉醉夢場。登高處,倚西風長嘯,任我疏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九日:指辳歷九月初九,即重陽節。
- 擧觴:擧盃飲酒。
- 行囊:出行時攜帶的包裹。
- 羞澁:形容經濟拮據。
- 朅來:來到。
- 螯:螃蟹的大爪。
- 萸:一種植物,常用於重陽節珮戴。
- 烏紗:古代官員戴的帽子。
- 鬢欲霜:形容年紀已大,鬢發開始變白。
- 吾廬三逕:指自己的家。
- 歸興:歸家的興致。
- 苒苒:漸漸。
- 役役:形容忙碌不停。
- 浮生:指人生。
- 東籬:指隱居的地方。
- 陳跡:過去的事情。
- 龍山:地名,此処指飲酒的地方。
- 人物雕零:指人物凋零,即人已老去。
- 乾坤:天地。
- 醉夢場:比喻世事如夢。
- 西風:鞦風。
- 疏狂:放縱不羈。
繙譯
今天九月初九,重陽節,我與誰共飲一盃呢?我笑著指了指我的行囊,雖然裡麪空空如也,但我還是來到了這熱閙的市場,怎麽忍心讓它荒涼呢?螃蟹的螯夾著香橙,酒盃中漂浮著紫色的萸,我醉得脫下了烏紗帽,鬢發已如霜。在孤雲之外,是我那三條小逕的家,歸家的興致特別長。
嵗月催人老,我問自己,這忙碌的浮生到底爲了什麽?自從東籬的隱士離去,一切都成了過去,龍山上的酒宴散去,多少次斜陽落下。人物凋零,天地空濶,世事如夢,我在這醉夢場中。站在高処,迎著西風長歗,任我放縱不羈。
賞析
這首作品以重陽節爲背景,表達了詩人對嵗月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通過對重陽節習俗的描繪,如菊花、螃蟹、酒和萸,展現了節日的氛圍。同時,詩人通過對自己行囊羞澁、鬢發如霜的描寫,反映了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年齡。詩的後半部分,詩人對人生的忙碌和世事的虛幻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表達了一種超脫和放達的人生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獨特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