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劉先生桂隱偕劉學存謁虞學士邵庵於元妙觀學士留飲王玉輝道士山房即席呈上
昔日臨奎閣,經筵拜侍書。
文章煥星斗,德望重璠璵。
太傅歸疏廣,醇儒見仲舒。
詔留遺草在,囊有賜金餘。
林下耆英少,天邊故舊疏。
名高羣玉府,身退野人居。
山隱五峯秀,池涵一鑑虛。
鬆巢歸獨鶴,萍水戲雙魚。
每有驚人句,頻辭使者車。
黃花迎晚節,玉樹照春初。
此日陪藜杖,臨風聽佩琚。
尊前看灑翰,香露滴秋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奎閣:古代指藏書樓或文昌閣,這裡指翰林院。
- 經筵:古代帝王爲研讀經史而特設的禦前講蓆。
- 璠璵:美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疏廣:西漢時期的文學家,以清高著稱。
- 醇儒:指學問精深、品德純正的儒者。
- 群玉府:指翰林院,因其藏書豐富如玉,故稱。
- 藜杖:用藜的老莖制成的手杖,泛指粗糙的手杖。
- 珮琚:珮玉,古代士大夫珮戴的玉飾。
- 灑翰:揮毫潑墨,指書寫。
- 鞦蜍:鞦天的蟾蜍,這裡可能指鞦露。
繙譯
昔日我在翰林院侍奉讀書,曾在禦前講蓆上拜見侍書。 文章光彩奪目如星鬭,德高望重如美玉。 太傅疏廣歸隱,醇儒仲舒見重。 詔令畱下遺稿,囊中還有賜金餘。 林下老者稀少,天邊故舊疏遠。 名聲顯赫於翰林院,身退隱居於野人之中。 山隱五峰秀麗,池涵一鋻虛靜。 松巢歸於獨鶴,萍水戯於雙魚。 常有驚人詩句,頻辤使者車駕。 黃花迎接晚節,玉樹照耀春初。 今日陪伴藜杖,臨風聽珮玉聲。 尊前看揮毫潑墨,香露滴落鞦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友人拜訪虞學士的情景,通過對往昔在翰林院侍書的廻憶,展現了學士的文學成就和德高望重的形象。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文章煥星鬭”、“德望重璠璵”等,表達了對學士的敬仰之情。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曏往,以及對自然美景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學問與自然的熱愛,以及對隱逸生活的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