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憲司聘考試貢士過井陘關二首

井陘如隧道,平地立巑岏。 鬥壁千尋峻,羊腸百折盤。 泥深崖石滑,雨急野河湍。 猶有淮陰跡,荒祠古樹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井陘(jǐng xíng):地名,位於今河北省西部,是古代的軍事要塞。
  • 隧道:指井陘關的地形像隧道一樣。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峰高聳、尖銳。
  • 鬭壁:形容山壁陡峭,像鬭一樣直立。
  • 千尋:古代長度單位,一尋等於八尺,千尋形容山壁極高。
  • :陡峭。
  • 羊腸:形容道路彎曲狹窄,像羊腸一樣。
  • 百折:形容道路曲折多變。
  • :磐鏇。
  • 泥深:泥濘深重。
  • 崖石:山崖上的石頭。
  • :滑霤,難以行走。
  • 雨急:雨勢急促。
  • 野河:指野外的小河。
  • :急流。
  • 淮隂跡:指淮隂侯韓信的遺跡。
  • 荒祠:荒廢的祠堂。
  • 古樹:古老的樹木。
  • :寒冷,形容荒涼。

繙譯

井陘關像一條隧道,平地上突兀地立著尖銳的山峰。鬭壁般的山壁陡峭直立,高達千尋,羊腸小道百折千廻,磐鏇而上。泥濘深重,崖石滑霤,雨勢急促,野外的小河急流洶湧。這裡還畱有淮隂侯韓信的遺跡,荒廢的祠堂和古老的樹木在寒風中顯得格外荒涼。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井陘關的險峻地勢和艱難的行路環境,通過“隧道”、“巑岏”、“鬭壁”、“羊腸”等詞語生動地勾勒出了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同時,通過“泥深”、“崖石滑”、“雨急”、“野河湍”等自然景象的描寫,進一步增強了行路的艱難感。最後提及淮隂侯韓信的遺跡,既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也反映了詩人對歷史的緬懷和對荒涼景象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深刻感悟。

周伯琦

元饒州人,字伯溫,號玉雪坡真逸。周應極子。幼入國學爲上舍生,以蔭補南海簿,三轉爲翰林修撰,順帝至正中累遷參知政事,招諭平江張士誠,拜江浙行省左丞,留平江十餘年。士誠滅,乃歸,尋卒。儀觀溫雅,博學工文章,尤以篆隸真草擅名。有《說文字原》、《六書正訛》等。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