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邵本初

· 周權
詞源倒峽驚濤吼,不羨當年燕許手。 快意閒觀未見書,約客滿浮無事酒。 驪珠光迸錦蘘裂,一生不掉儀秦舌。 有時一舸訪逋梅,梨雲夢覺西湖月。 有時歌騷湘雨霽,採得秋蘭紉爲佩。 歸來溪上賦閒居,不着閒愁生感慨。 丈夫出處何可測,量材定有古玉尺。 近聞黑廌上霜臺,暫作紅蓮幕中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詞源:指文詞的來源,這裏指文思泉涌。
  • 倒峽:形容文思如江水傾瀉,洶涌澎湃。
  • 燕許:指燕國和許國,這裏比喻古代的才子。
  • 驪珠:傳說中驪龍頷下的寶珠,比喻珍貴的文采。
  • 錦蘘裂:形容文采絢爛,如同錦囊被撕裂。
  • 儀秦:指儀狄和秦青,古代傳說中的兩位善於釀酒的人。
  • 訪逋梅:尋訪隱逸的梅花,比喻尋找高潔的事物。
  • 梨雲夢覺:形容夢境如梨花般美麗,醒來後依然回味。
  • 湘雨霽:湘江上的雨停了,形容景色清新。
  • 紉爲佩:將秋蘭串起來作爲佩飾,象徵高潔。
  • 黑廌: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這裏指官職。
  • 霜臺:指御史臺,古代監察機構。
  • 紅蓮幕:指幕府,古代將軍的府邸。

翻譯

文思如江水傾瀉,驚濤駭浪般洶涌,我不羨慕古代燕國和許國的才子。閒暇時喜歡閱讀未曾見過的書籍,邀請朋友盡情享受無憂的酒宴。文采如驪珠般璀璨,一生不曾失去儀狄和秦青的釀酒技藝。有時乘船去尋訪隱逸的梅花,夢境如梨花般美麗,醒來後依然回味西湖的月光。有時在湘江雨停後吟唱詩歌,採摘秋蘭串起來作爲佩飾。回到溪邊賦詩閒居,不產生任何閒愁和感慨。大丈夫的命運何其不可測,但必定有古代的玉尺來衡量才能。最近聽說黑廌神獸上了御史臺,暫時在紅蓮幕府中做客。

賞析

這首作品展現了作者對文學創作的熱情和對生活的超然態度。詩中,「詞源倒峽驚濤吼」一句,以壯闊的意象描繪了文思的澎湃,體現了作者對文學創作的自信和追求。後文通過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高潔品質的追求,表達了作者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人生觀。

周權

元處州人,字衡之,號此山。磊落負雋才。工詩。遊京師,袁桷深重之,薦爲館職,弗就。益肆力於詞章。有《此山集》。 ► 360篇诗文

周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