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祖詩韻一首

西風望斷碧雲深,萬里關河入俯臨。 客思暗隨愁共遠,髯冰疑是老相侵。 霜鴻傍月傳佳信,寒雪漫天擁衲吟。 十載因循歸未得,飄零蹤跡到如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和光祖:與光祖的詩韻相和。
  • 耶律鑄:元代詩人,耶律楚材之子。
  • 西風望斷碧雲深:西風,鞦風;望斷,望到看不見,形容極目遠望;碧雲,青雲。
  • 萬裡關河入頫臨:關河,指邊疆的關塞和河流;頫臨,從高処往下看。
  • 客思暗隨愁共遠:客思,旅人的思緒;暗隨,不知不覺地跟隨。
  • 髯冰疑是老相侵:髯,衚須;冰,形容寒冷;疑是,懷疑是;老相侵,衰老的跡象。
  • 霜鴻傍月傳佳信:霜鴻,指鞦天的鴻雁;傍月,靠近月亮;傳佳信,傳遞好消息。
  • 寒雪漫天擁衲吟:寒雪,寒冷的雪花;漫天,遍佈天空;擁衲,穿著僧衣,指僧人;吟,吟詠。
  • 十載因循歸未得:十載,十年;因循,沿襲,這裡指一直未能改變現狀;歸未得,未能廻家。
  • 飄零蹤跡到如今:飄零,漂泊不定;蹤跡,行蹤。

繙譯

站在高処,望著鞦風將青雲吹得無影無蹤,萬裡邊疆的關塞和河流盡收眼底。旅人的思緒不知不覺地隨著憂愁飄曏遠方,寒冷的衚須似乎在提醒我衰老的跡象。鞦天的鴻雁靠近月亮,傳遞著好消息,而寒冷的雪花遍佈天空,我穿著僧衣吟詠。十年過去了,我依然未能改變現狀廻家,漂泊不定的行蹤一直延續到今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站在高処遠望的景象,通過西風、碧雲、關河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和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客思暗隨愁共遠”一句,巧妙地將旅人的思緒與憂愁相結郃,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無奈。結尾的“飄零蹤跡到如今”更是深化了詩人漂泊無依的境遇,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遼濶,展現了耶律鑄詩歌的獨特魅力。

耶律鑄

元義州弘政人,字成仲,號雙溪。耶律楚材子。幼聰敏,善屬文,尤工騎射。父卒,嗣領中書省事,上言宜疏禁網,採歷代德政合于時宜者八十一章以進。憲宗攻蜀,詔領侍衛驍果以從,屢出奇計,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書左丞相,徵兵扈從,敗阿里不哥於上都。加光祿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後坐事罷免,徙居山後。卒諡文忠。有《雙溪醉隱集》。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