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憩龍淵景德禪院分韻得閒字

· 周棐
終歲局城府,長有慼慼顏。 晨登郭西寺,逍遙任疏頑。 林堂含餘清,爽塏非人間。 況茲羣彥集,秩秩文翰班。 善謔等高詠,嘉言振幽孱。 豈無觴酌歡,茗煎亦未慳。 喧卑受物曠,志遹忘世患。 耽留陽景馳,飛羽當樹還。 賞心頗逡巡,紛慮仍粗關。 諧此塵外蹤,再期永日閒。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終歲:整年。
  • :拘束,侷限。
  • 慼慼:憂愁的樣子。
  • 郭西寺:城外的西邊寺廟。
  • 疏頑:疏懶頑皮。
  • 爽塏:指地勢高而乾燥。
  • 羣彥:衆多才智之士。
  • 善謔:善於開玩笑。
  • 嘉言:美好的言語。
  • 幽孱:幽靜而孤獨。
  • 觴酌:飲酒。
  • 茗煎:煮茶。
  • :吝嗇。
  • 喧卑:喧鬧而卑微。
  • 物曠:心胸開闊。
  • 志遹:志向遠大。
  • 世患:世間的煩惱。
  • 耽留:沉醉,留戀。
  • 陽景:陽光。
  • 飛羽:比喻時間飛逝如鳥飛。
  • 逡巡:猶豫,徘徊。
  • 紛慮:紛亂的思緒。
  • 塵外蹤:塵世之外的蹤跡。
  • 永日閒:長日閒適。

翻譯

整年拘束在城府之中,總是帶着憂愁的面容。早晨登上城外的西邊寺廟,自由自在地疏懶頑皮。林中的堂屋含着清新的空氣,地勢高爽,非人間所能比擬。何況這裏聚集了許多才智之士,文采斐然。他們善於開玩笑,用美好的言語振奮着幽靜而孤獨的心靈。豈能沒有飲酒的歡樂,煮茶也未曾吝嗇。心胸開闊,忘卻了世間的煩惱。沉醉於陽光之中,時間飛逝如鳥飛。欣賞之心猶豫徘徊,紛亂的思緒粗略地關上。和諧地留下塵世之外的蹤跡,再次期待長日的閒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繁忙的城府生活中尋求片刻寧靜的心境。通過對比城府的拘束與寺廟的逍遙,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自由的嚮往。詩中「羣彥集」與「文翰班」展現了文人雅集的場景,而「善謔」與「嘉言」則體現了文人間的風趣與智慧。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塵世之外閒適生活的深切渴望,體現了元代文人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風貌。

周棐

元四明人,字致堯。嘗爲宣公書院山長。善詩。有《山長集》。 ► 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