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信嘆

· 周權
沛中龍奮芒碭雲,咸陽楚炬三月焚。 兩雄角起鹿在野,三戶有楚無強秦。 貔貅百萬紛如雪,戈矛盡染英雄血。 旗旄曉蔽天河雲,兵塵夜暗中原月。 滎陽數載戰不休,重圍食盡漢亦憂。 將軍詐帝出降楚,脫帝虎口真良籌。 無何諸將已平楚,事定論功裂茅土。 獨無旌美到將軍,不得褒名紀盟府。 男兒死節志已酬,瞑目地下夫何求。 吁嗟功怨俱悠悠,漢廷雍齒還封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沛中:指沛縣,劉邦的故鄉。
  • 龍奮:比喻劉邦崛起。
  • 芒碭:山名,位於今河南省永城市,劉邦曾在此隱匿。
  • 咸陽:秦朝的都城。
  • 楚炬:指項羽焚燒咸陽。
  • 三戶:指楚國雖小,但有復國的決心。
  • 貔貅:古代傳說中的猛獸,比喻勇猛的軍隊。
  • 旗旄:軍旗。
  • 天河:銀河,比喻天空。
  • 兵塵:戰爭的塵埃。
  • 中原: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
  • 滎陽:地名,位於今河南省,劉邦與項羽在此多次交戰。
  • 詐帝:指紀信假扮劉邦以欺騙項羽。
  • 良籌:高明的計策。
  • 茅土:指封地。
  • 盟府:古代收藏盟約文書的地方。
  • 死節:爲忠於國家而犧牲。
  • 瞑目:閉眼,指死亡。
  • 吁嗟:感嘆詞。
  • 雍齒:人名,劉邦的功臣之一。

翻譯

沛縣的劉邦如龍般崛起,芒碭山的雲彩見證了他的興起,咸陽被楚軍焚燒三月,火光沖天。兩雄爭霸,鹿死誰手尚未可知,楚雖三戶,卻無強秦。百萬勇猛的軍隊如雪般紛至沓來,戈矛上盡是英雄的鮮血。早晨,軍旗遮蔽了天河般的雲彩,夜晚,戰爭的塵埃使中原的月亮黯淡無光。滎陽數年戰事不休,漢軍重圍之中糧食耗盡,憂心忡忡。將軍紀信假扮劉邦出降楚軍,巧妙地使劉邦脫離虎口,真是一計高明。不久,諸將平定了楚地,論功行賞,封地裂土。唯獨將軍紀信沒有得到表彰,沒有名號記錄在盟府之中。男兒爲國捐軀,志向已酬,閉眼地下,別無所求。唉,功過是非,皆成過往,漢廷的雍齒也被封爲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楚漢爭霸時期的戰爭場景,通過對比劉邦和項羽的鬥爭,突出了紀信將軍的忠誠與犧牲。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龍奮芒碭雲」、「楚炬三月焚」等,展現了戰爭的激烈和殘酷。同時,通過對紀信將軍的描寫,表達了對忠臣的敬仰和對功名的淡漠,體現了作者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英雄的崇高敬意。

周權

元處州人,字衡之,號此山。磊落負雋才。工詩。遊京師,袁桷深重之,薦爲館職,弗就。益肆力於詞章。有《此山集》。 ► 3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