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十首

· 明本
頭陀真趣在山林,世上誰人識此心。 火宿篆盤煙寂寂,雲開窗檻月沈沈。 厓懸有軸長生畫,瀑響無弦太古琴。 不假修治常具足,未知歸者謾追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頭陀(tóu tuó):指苦行僧,這裏泛指隱居修行的人。
  • 篆盤:指香爐,因香菸繚繞如篆文而得名。
  • 沈沈(chén chén):形容深沉、昏暗的樣子。
  • 厓懸(yá xuán):山崖高懸。
  • 太古琴:比喻自然界的聲音,如瀑布聲,古樸而悠遠。
  • 修治:指人爲的修行或裝飾。
  • 具足:完備,滿足。
  • 謾追尋(mán zhuī xún):徒勞地追尋。

翻譯

山林之中,隱居修行的人真正追求的是那份寧靜與自然,世間又有誰能真正理解這份心境呢?夜晚,爐火靜靜地燃燒,香爐中的煙霧悄然無聲;清晨,雲霧散開,窗前的景色昏暗而深沉。山崖高懸,彷彿一幅永久的畫卷;瀑布的響聲,如同沒有弦的古老琴音。這裏的一切無需人爲的修飾就已經完美無缺,那些不瞭解的人只是徒勞地追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居生活的寧靜與超脫,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隱居者對塵世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詩中「火宿篆盤煙寂寂,雲開窗檻月沈沈」等句,以靜謐的夜景和昏暗的月色,烘托出山居的幽靜與深遠。而「厓懸有軸長生畫,瀑響無弦太古琴」則巧妙地將自然景物比作永恆的藝術品,展現了自然的壯美與和諧。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山林生活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脫。

明本

元僧。杭州新城人,號中峯,俗姓孫。仁宗賜號佛慈圓照廣慧禪師。 ► 88篇诗文

明本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