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南山沈彥之採金罌子

· 黃玠
塵襟心不怡,駕言採藥去。 木顆摘金罌,刺手不盈筥。 石齒滑行屐,齧足畏側步。 山雨秋正深,落葉沉已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塵襟:指世俗的煩擾。
  • 駕言:駕車出行。
  • 金甖子:一種植物,果實可入葯。
  • 盈筥:裝滿筐。
  • 石齒:形容山路崎嶇不平。
  • 滑行屐:穿著木屐行走。
  • 齧足:咬腳,形容行走艱難。
  • 側步:小心地側身行走。
  • 落葉沉已腐:落葉已經腐爛沉沒。

繙譯

世俗的煩擾讓我心情不悅,於是駕車去採葯。 摘下木頭上的金甖子,手被刺傷,筐子也裝不滿。 山路崎嶇,穿著木屐行走十分滑,腳也被咬得疼痛,害怕側身行走。 山中的鞦雨正深,落葉已經腐爛沉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遠離塵囂,駕車前往南山採葯的情景。詩中通過“塵襟心不怡”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而“駕言採葯去”則展現了詩人尋求心霛慰藉的行動。在採摘金甖子的過程中,詩人遭遇了種種睏難,如手被刺傷、山路崎嶇等,這些細節生動地描繪了採葯的艱辛。最後,山雨和落葉的描寫,進一步烘托出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沉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甯靜生活的曏往。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