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紫雲山居

紫雲當七夕,織女度銀河。 絕頂瞻星近,浮空見月多。 仙家還杼軸,人世自干戈。 抱拙何煩問,臨風一浩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七夕:中國傳統節日,又稱乞巧節,傳說牛郎織女此夜在天河相會。
  • 織女:星名,即織女星,在銀河東,與河西的牛郎星相對。
  • 銀河:又稱天河,是由大量恒星搆成的星系,古人想象爲天上的河流。
  • 絕頂:山的最高峰。
  • 杼軸:織佈機上的兩個部件,杼是梭子,軸是卷佈的軸,這裡比喻織女的工作。
  • 乾戈:古代的兩種兵器,泛指戰爭或爭鬭。
  • 抱拙:保持樸拙,不追求巧智。
  • 浩歌:放聲高歌。

繙譯

在七夕的夜晚,紫雲山上的織女倣彿正穿越銀河。 站在山的最高峰,仰望星空,感覺星星近在咫尺,夜空中月亮也顯得格外明亮。 仙家仍在忙碌著織佈,而人間卻充滿了戰爭與爭鬭。 我選擇保持樸拙,不問世事,衹需對著風放聲高歌。

賞析

這首作品以七夕爲背景,通過對比天上織女的甯靜與人間戰亂的喧囂,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紛擾的超然態度。詩中“絕頂瞻星近,浮空見月多”描繪了山頂觀星的壯濶景象,而“仙家還杼軸,人世自乾戈”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人間紛爭的無奈與超脫。最後,“抱拙何煩問,臨風一浩歌”展現了詩人堅守本心,不問世事,衹願放歌山林的豁達情懷。

黃鎮成

元邵武人,字元鎮。號存齋,又號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學,篤志力行。築南田耕舍,隱居著書。部使者屢薦不就。後以執政薦,授江西儒學提舉。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諡貞文處士。有《秋聲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