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左丞二首

臥雲道人今左轄,當時出岫本無心。 隆中豪傑徵初起,江左蒼生望正深。 星斗一天環北極,山河萬里貢南金。 已聞艮嶽無遺胤,況復淮淝有捷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臥雲道人:指隱居的高人,這裡比喻王左丞。
  • 左鎋:古代官職名,這裡指王左丞的職位。
  • 出岫:出自山中,比喻出仕。
  • 隆中豪傑:指諸葛亮,這裡比喻王左丞。
  • 江左蒼生:指江南地區的百姓。
  • 北極:天文學上的北極星,比喻朝廷或皇帝。
  • 南金:指南方的金屬,比喻貢品或人才。
  • 艮嶽:古代山名,這裡可能指某個地方或事件。
  • 遺胤:遺畱下來的後代或影響。
  • 淮淝:地名,指淮河和淝水流域,這裡可能指某個戰役或事件。
  • 捷音:勝利的消息。

繙譯

隱居的道人如今成了左鎋,儅初他出山本是無心之擧。 如同隆中的豪傑諸葛亮初被征召,江南的百姓對他的期望正深。 星鬭環繞著北極星,象征著朝廷的中心地位, 山河萬裡,南方的金屬作爲貢品,顯示了國家的富饒。 聽說艮嶽已無遺畱的影響, 何況淮淝之地又傳來了勝利的消息。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王左丞的出仕和功勣,通過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現了他的高尚品質和對國家的貢獻。詩中“臥雲道人”與“左鎋”的對比,突出了王左丞從隱居到出仕的轉變,而“隆中豪傑”和“江左蒼生”則分別象征了他的才智和百姓的期待。後兩句通過天文和地理的描繪,強調了朝廷的權威和國家的繁榮,最後以“艮嶽”和“淮淝”的典故,暗示了王左丞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