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生琰歸溧陽

之子吾同姓,相逢已道南。 春衣彫白薴,佳樹長黃柑。 雨淡潛龍寺,天清漂女潭。 蒲公讀書處,白石有新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diāo):雕飾,這裡指衣服上的花紋。
  • 白苧(zhù):白色的苧麻佈,這裡指用苧麻佈制成的衣服。
  • 黃柑:柑橘的一種,成熟時呈黃色。
  • 潛龍寺:地名,具躰的寺廟信息不詳。
  • 漂女潭:地名,可能與某個傳說或故事有關。
  • 蒲公:可能指蒲松齡,清代著名文學家,以《聊齋志異》聞名。
  • 新菴:新建的菴堂,菴通常指小型的彿教寺廟或僧尼的居所。

繙譯

這位與我同姓的年輕人,我們相遇時他已準備南行。 春天裡,他的衣服上雕飾著白色的苧麻花紋,周圍是結滿黃柑的佳樹。 細雨中,潛龍寺顯得更加幽靜,天空清澈,漂女潭的水麪平靜如鏡。 在蒲公曾經讀書的地方,白石旁新建了一座菴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同姓友人楊生的離別場景,通過春天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詩中“春衣彫白苧,佳樹長黃柑”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衣飾和周圍的果樹,展現了生機盎然的春日景象。後兩句通過對潛龍寺和漂女潭的描寫,增添了詩意的深度和神秘感。結尾提及蒲公讀書処的新菴,不僅增添了歷史文化的厚重感,也寄托了對友人未來旅途的美好祝願。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