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君實御史

· 虞集
頓覺文星闕下稀,旁人猶道此言非。 東風十日京城雪,西道三春客子衣。 鶯滿輞川君定到,鵑啼劍閣我思歸。 千花並繞圖書府,相待承恩入紫微。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文星:指文學才華出衆的人。
  • 闕下:宮闕之下,指朝廷。
  • 京城: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西道:指西行的道路。
  • 三春:指春季的三個月。
  • 客子:離家在外的人。
  • 輞川:地名,在今陝西省藍田縣,唐代詩人王維曾在此隱居。
  • 劍閣:地名,在今四川省劍閣縣,以險要著稱。
  • 鵑啼:鵑鳥的啼叫,常用來象徵思鄉之情。
  • 圖書府:指收藏圖書的地方,這裏比喻文學的殿堂。
  • 紫微:星座名,古代常用來比喻皇宮或朝廷。

翻譯

頓覺朝廷中文才出衆者稀少,旁人卻說這話未必準確。 東風吹過京城,十日裏積雪未消,而西行的人卻已換上了春衣。 輞川之地鶯鳥成羣,想必你已到達,而我卻因劍閣鵑鳥的啼叫而思鄉欲歸。 四周環繞着繁花似錦的圖書府,期待着我們一同承蒙皇恩,進入那紫微星座般的朝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文才的讚賞以及對離別的感慨。詩中通過對比京城的寒冷與西道的春意,突出了離別的季節感。後兩句通過對輞川與劍閣的描繪,形成了詩人對友人的期待與自己思鄉的對比。結尾以圖書府和紫微星座的美好意象,寄託了對未來共同在朝廷中施展才華的憧憬。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