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元鎮規模董北苑米南宮父子寫山水雲物殊有標緻見示春江捕魚圖遂賦此

· 虞集
春江聚網萬魚急,漁人相歡魚相泣。 負薪深山何處樵,利害相乘不相及。 海鷗冥冥秋影微,黃葉江南一棹歸。 人間得失兩無跡,不廢山水含清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藿元鎮:人名,可能是一位畫家或文人。
  • 董北苑:指董源,五代南唐畫家,以山水畫著稱。
  • 米南宮:指米芾,北宋書畫家,與其子米友仁並稱「米家父子」。
  • 標緻:這裏指風格或特色。
  • 春江捕魚圖:一幅描繪春天江上捕魚場景的畫作。
  • 負薪:揹負柴火,指樵夫的工作。
  • 利害相乘:指利益和危害相互影響。
  • 海鷗冥冥:海鷗在朦朧中飛翔。
  • 秋影微:秋天的影子模糊不清。
  • 黃葉:秋天的落葉。
  • 一棹歸:划一槳歸去,形容歸途的情景。
  • 人間得失:人生中的得與失。
  • 不廢山水:不放棄對山水的欣賞。
  • 含清暉:蘊含着清新的光輝。

翻譯

春天江上聚集的漁網讓萬魚急忙逃竄,漁夫們相互歡笑,而魚兒們卻在哭泣。深山中不知哪裏的樵夫在揹負柴火,他們的利害關係並不相干。海鷗在朦朧的秋空中飛翔,影子模糊不清,我彷彿看到黃葉飄落的江南,划着一槳歸去。人世間的得失都無跡可尋,但我不會放棄欣賞山水,它們蘊含着清新的光輝。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春江捕魚的場景,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對比和交融。詩中,「漁人相歡魚相泣」一句,巧妙地表達了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以及不同生物間的情感對比。後文通過「海鷗冥冥秋影微」等句,營造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人生得失的淡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