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斗歌

計孛怯檮杌,紫木背文章。我生之宿直箕斗,不愁斟酌愁簸揚。 鬥之柄,實司天,箕之風,由犯月。箕胡爲,張口吻,鬥胡爲,閟喉舌。 騎箕尾,愬閶闔。屏讒邪,正出納。文昌開,箕斗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計孛(bèi):星名,即木星。
  • 檮杌(táo wù):古代傳說中的兇獸,比喻惡人。
  • 紫木:指紫檀木,質地堅硬,色澤深紫,常用於製作貴重傢俱或工藝品。
  • 宿直:星宿的位置。
  • 箕斗:星宿名,箕宿和鬥宿。
  • 斟酌:考慮,衡量。
  • 簸揚:揚去穀物中的雜質和空殼。
  • 司天:掌管天文。
  • 犯月:指星宿運行至月亮附近,古人認爲不吉。
  • 張口吻:張開口,比喻說話。
  • 閟喉舌:閉口不言。
  • 騎箕尾:比喻追隨賢人。
  • 愬閶闔(sù chāng hé):向天門訴說。
  • 屏讒邪:排除讒言和邪惡。
  • 正出納:正確地給予和接受。
  • 文昌開:文昌星明亮,象徵文化和智慧。
  • 箕斗合:箕宿和鬥宿相合,象徵和諧。

翻譯

星名計孛害怕兇獸檮杌,紫檀木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我生命中的星宿位置直指箕斗,我不擔心斟酌衡量,只擔心被揚棄。 鬥宿的柄,實際上掌管着天文,箕宿的風,由於觸犯了月亮。箕宿爲何張開口,鬥宿爲何閉口不言。 追隨賢人,向天門訴說。排除讒言和邪惡,正確地給予和接受。文昌星明亮,箕宿和鬥宿和諧相合。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星宿箕斗爲題材,通過寓言的形式表達了對社會現象的深刻反思。詩中,「計孛怯檮杌」象徵着善良與邪惡的對立,「紫木背文章」則暗示了文化的價值。詩人通過箕斗的象徵意義,表達了對社會公正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對讒言和邪惡的排斥。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理想社會的嚮往和對現實社會的批判。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