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溉之學士白雲半閒

· 虞集
山中多白雲,何由到城邑。 招之恐不來,欲攬遽無跡。 棲檐候晨光,納牖作秋色。 用衝不爲盈,常住寧若客。 分張任蒼松,散落還白石。 日照香爐峯,月射仙掌側。 有恩封一鄉,與子當共食。
拼音

所属合集

#雲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招之:招引它。
  • :抓住。
  • 棲檐:停留在屋檐上。
  • 納牖:進入窗戶。
  • 用衝:利用空隙。
  • 常住:經常停留。
  • 分張:分散開來。
  • 日照香爐峯:陽光照耀着香爐峯。
  • 月射仙掌側:月光照射在仙人掌旁邊。
  • 有恩封一鄉:有恩於一個鄉里。

翻譯

山中常有白雲,如何能到城市裏去呢? 想要招引它,恐怕它不來,想要抓住它,卻又沒有痕跡。 它停留在屋檐上等待晨光,進入窗戶成爲秋天的景色。 利用空隙而不求滿盈,經常停留卻不似客人。 分散開來任由蒼松承載,散落之後又回到白石之上。 陽光照耀着香爐峯,月光照射在仙人掌旁邊。 有恩於一個鄉里,與你應當共同享用。

賞析

這首作品以山中白雲爲題材,通過描繪白雲的飄渺與不可捉摸,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嚮往和對現實生活的超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招之恐不來,欲攬遽無跡」形象地描繪了白雲的難以捉摸,「棲檐候晨光,納牖作秋色」則展現了白雲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優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