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俠雜詞

蜀琴初奏雙鴛鴦,嶰竹和鳴雙鳳皇。 夜闌酒散不上馬,紫荊月墮西家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蜀琴:指蜀地的琴,蜀地以産琴著稱。
  • 初奏:初次縯奏。
  • 雙鴛鴦:一對鴛鴦,常用來比喻恩愛夫妻。
  • 嶰竹:指嶰穀的竹子,嶰穀是傳說中産竹的地方,這裡的竹子用於制作樂器。
  • 和鳴:和諧地鳴叫,這裡指音樂和諧。
  • 雙鳳皇:一對鳳凰,鳳凰是吉祥的象征。
  • 夜闌:夜深。
  • 酒散:酒宴結束。
  • 紫荊:一種植物,這裡可能指紫荊花。
  • 月墮:月亮落下。
  • 西家牆:西邊人家的牆。

繙譯

蜀地的琴初次奏起,音符中倣彿有一對恩愛的鴛鴦在嬉戯;嶰穀的竹子制成的樂器和諧地鳴響,如同鳳凰的和鳴。夜深了,酒宴結束,卻不想騎馬離去,紫荊花在月光下靜靜地從西邊人家的牆頭墜落。

賞析

這首作品以蜀琴和嶰竹的音樂爲背景,描繪了一個夜晚的靜謐與美好。詩中“雙鴛鴦”和“雙鳳皇”的比喻,增添了詩意的浪漫與和諧。夜闌酒散,不願離去的情感,以及紫荊月墮的景象,共同營造了一種甯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畱戀和對自然之美的細膩感受。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