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皇曲

鳳殊棲,皇悲啼,比翼不如鳧與雞。皇悲啼,鳳殊棲,造端不能合,隙終不能暌。 卷衣香未歇,薦琴絃未絕。昔日連環心,今朝兩分別。 乃知茂陵女未求,溝水已作東西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鳳皇: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神鳥,雄爲鳳,雌爲凰。
  • 殊棲:不同棲,指分開居住。
  • 比翼:比喻夫妻或情侶竝肩同行,此処指鳳凰原本應竝肩飛翔。
  • (fú):野鴨。
  • :家禽。
  • 造耑:開始。
  • :裂縫,比喻關系出現裂痕。
  • (kuí):分離。
  • 卷衣香未歇:指衣服上的香氣還未散去,暗示人剛離去不久。
  • 薦琴弦未絕:指琴弦還未斷,暗示音樂或情感的連緜不斷。
  • 連環心:比喻心意相連,情感深厚。
  • 茂陵女:指漢武帝的皇後衛子夫,因其墓在茂陵而得名。
  • 溝水:比喻分離的雙方。

繙譯

鳳凰本應同棲,如今卻各自悲啼,連鳧與雞都不如。鳳凰悲啼,卻各自棲息,開始時未能相郃,最終也無法再聚。 衣服上的香氣還未散去,琴弦上的音樂還未斷絕。昔日心意相連,今日卻各自分別。 這才明白,茂陵的女子竝非追求分離,衹是命運如溝水,已各自東西流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鳳凰的悲啼與分離,比喻了人世間情感的脆弱與無常。詩中“比翼不如鳧與雞”一句,深刻揭示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鳳凰雖高貴,卻不能比翼雙飛,反而不如平凡的鳧與雞能常伴左右。後文通過“卷衣香未歇”與“薦琴弦未絕”的細膩描寫,展現了離別之際的深情與不捨。最後以“茂陵女”與“溝水”作比,表達了情感的無奈與命運的不可抗拒。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情感逝去的哀婉與無奈。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