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 · 贈珠簾秀

憑倚東風遠映樓。流鶯窺面燕低頭。蝦鬚瘦影纖纖織,龜背香紋細細浮。 紅霧斂,彩雲收。海霞爲帶月爲鉤。夜來卷盡西山雨,不着人間半點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鷓鴣天:詞牌名,又稱「千秋歲」。
  • 馮子振:元代文學家,字子振,號南村。
  • 流鶯:指黃鶯,因其鳴聲流麗,故稱。
  • 燕低頭:形容燕子低飛的樣子。
  • 蝦鬚:形容簾子的細絲,如蝦的觸鬚。
  • 龜背香紋:形容簾子上的圖案,像龜背上的紋路,散發着香氣。
  • 紅霧斂:指晚霞漸漸消失。
  • 彩雲收:彩色的雲彩也逐漸消散。
  • 海霞爲帶月爲鉤:形容夜晚的景象,海上的霞光像帶子,月亮像鉤子。
  • 西山雨:指西邊的山上下雨。
  • 不着人間半點愁:形容心境超脫,不受人間煩惱影響。

翻譯

站在東風中,遠遠地映照着樓閣。黃鶯在窺視着面容,燕子低飛。簾子的細絲像蝦鬚一樣纖細,簾上的圖案像龜背上的香紋,細膩地浮現。

晚霞漸漸消失,彩色的雲彩也逐漸消散。海上的霞光像帶子,月亮像鉤子。夜晚來臨,卷盡了西山的雨,心境超脫,不受人間半點煩惱影響。

賞析

這首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春日傍晚的景象,通過「流鶯窺面燕低頭」等生動描寫,展現了自然的和諧與寧靜。詞中「蝦鬚瘦影纖纖織,龜背香紋細細浮」巧妙運用比喻,形象地描繪了簾子的精緻與美麗。結尾「夜來卷盡西山雨,不着人間半點愁」表達了超然物外的心境,體現了詞人對世俗的超脫與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

馮子振

馮子振

元攸州人。號海粟。博治經史,於書無所不讀。其爲文,酒酣耳熱,命侍史二三人,潤筆以俟,即據案疾書,隨紙多寡,頃刻輒盡。仕爲承事郎、集賢待制。 ► 1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