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京雜詠一百首

塞北凝陰無子規,曉看山色不勝奇。 堅冰怪石澗邊路,殘月疏星馬上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灤京:指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
  • 塞北:指中國北部的邊塞地區。
  • 凝陰:指天氣寒冷,陰雲密佈。
  • 子規:即杜鵑鳥,常在春末夏初啼鳴。
  • 堅冰:指結冰的河流或湖泊。
  • 怪石:形狀奇特的石頭。
  • 殘月:指月相接近月末,月亮看起來不圓。
  • 疏星:星星稀疏,指天空中的星星不多。

翻譯

在塞北的邊疆,寒冷的天氣使得陰雲密佈,聽不到杜鵑的啼鳴。清晨觀賞山色,其奇異之美令人讚歎不已。沿着結冰的河流和怪石嶙峋的小路前行,天空中掛着殘月,星星稀疏,這樣的景象在馬背上吟詠成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塞北冬日的清晨景象,通過「堅冰怪石澗邊路,殘月疏星馬上詩」的描繪,展現了邊塞的荒涼與壯美。詩中「堅冰」與「怪石」相映成趣,凸顯了自然界的堅韌與奇特;「殘月」與「疏星」則增添了一抹靜謐與遼遠,使讀者彷彿置身於那寒冷而神祕的邊塞之地,感受着詩人的孤獨與豪情。

楊允孚

元吉安吉水人,字和吉。順帝時爲尚食供奉官。撰《灤京雜詠》,凡山川物產、典章風俗,均以詠歌紀之。其避暑行幸之典,多史所未詳,詩下自注,亦皆賅悉,爲元典章風俗之重要參考資料。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