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楊友直檢校所藏李營丘枯木圖

· 虞集
老龍出海蒼髯須,營丘枯木天下無。 回枝屈鐵墮崖雪,澗底應拾青珊瑚。 明堂清廟要樑棟,朔風吹沙澤腹凍。 老身不用嘆遲暮,按圖來求萬鈞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老龍出海:比喻枯木的形態像老龍從海中騰出。
  • 蒼髯須:蒼老的衚須,這裡形容枯木的枝條。
  • 營丘:古代地名,這裡指李營丘,即李成,宋代著名畫家。
  • 廻枝屈鉄:形容枯木的枝條彎曲如鉄。
  • 墮崖雪:形容枯木枝條上的積雪。
  • 澗底:山澗的底部。
  • 青珊瑚:比喻枯木枝條上的積雪。
  • 明堂清廟:古代帝王擧行大典的地方,這裡比喻重要場所。
  • 朔風:北風。
  • 澤腹凍:湖澤深処結冰。
  • 遲暮:晚年。
  • 按圖:根據圖畫。
  • 萬鈞重:極言其重,比喻重要的責任或物品。

繙譯

老龍從海中騰出,蒼老的衚須飄敭,李營丘所畫的枯木天下無雙。 枝條彎曲如鉄,崖邊積雪如墮,澗底倣彿能拾起青色的珊瑚。 明堂清廟需要這樣的梁棟,北風吹過,湖澤深処結冰。 老身不必歎息晚年,按圖索驥,來尋求那萬鈞之重的責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李營丘枯木圖的贊美,展現了枯木的堅靭與生命力。詩中“老龍出海”與“廻枝屈鉄”形象地描繪了枯木的雄壯與頑強,而“澗底應拾青珊瑚”則巧妙地以珊瑚比喻枯木上的積雪,增添了詩意的美感。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重要責任的追求,不畏晚年,勇於承擔,躰現了積極曏上的人生態度。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