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檠 (qíng):古代指燈架,也指燈。
- 棄捐:拋棄,放棄。
- 魚膏:魚油,古人用以點燈。
- 蠹簡 (dù jiǎn):被蟲蛀壞的書,泛指破舊書籍。
- 偕遺礫:與廢棄的瓦礫一起。
- 提挈 (qiè):攜帶,提攜。
翻譯
那二尺高的書燈,如今已久被遺棄。 魚油雖還能燃起火焰,破舊的書籍卻已無緣再見。 牆下與廢棄的瓦礫共存,窗間還帶着舊時的煙塵。 回望當初提攜之處,辛苦悔恨當年。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一盞被遺棄的書燈,反映了時光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詩中「魚膏雖有焰,蠹簡獨無緣」一句,巧妙地對比了書燈與書籍的命運,表達了作者對過去讀書時光的懷念和對現狀的無奈。結尾的「卻觀提挈處,辛苦悔當年」則透露出對往昔的追憶和深深的悔意,體現了詩人對逝去歲月的感慨和對知識的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