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馬行

君不見吳興公子八駿圖,飛騰矯若羣龍趨。白日忽疑風雨至,滿堂賓客生歡呼。 又不見周王殿下畫五馬,蹄嘶仰秣長松下。陰雲慘澹起高臺,恍若麒麟出東野。 吁嗟神物難久存,二圖剝落隨湮淪。畢宏韋偃不可作,空餘詩牘留千春。 豈意於今忽見此,珍重周生遠攜取。問誰作者自勾吳,唐寅妙手追前史。 依稀遠逼畫龍公,不說林良與欽禮。雄文一舉冠南都,惜哉不遇空老死。 怪得畫馬無定疋,不用周遊遍八極。渡江化龍非所思,但畫霜蹄二十七。 輕塵軟草按轡行,人馬迴翔兩相得。或經茂樹相向鳴,或逐涼飆傍人立。 暖嚼平蕪瘦骨高,浴罷清泉血汗溼。錦石金莎色似煙,修鬣方瞳幹如鐵。 須臾變化態不同,生綃恐與天河通。可奈觀者不省事,徒以方員肥瘦論其工。 豈知牝牡驪黃外,自有天然意趣之無窮。安得馳之冀北之廣野,定須雲錦千疋皆爲空。 以此命名作冀圖,知子含情憶塞翁。吾聞騏驥之初世,未識鹽車隴阪心忡忡。 一朝邂逅遇知己,千金一顧何其雄。天下未必無伯樂,人間豈盡非宛洛。 有才到底終爲用,不見荊山卞和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吳興:古地名,今浙江湖州一帶。
  • 公子:古代貴族子弟的稱呼。
  • 八駿:指八匹出色的馬。
  • 飛騰:奔馳飛躍。
  • 矯若:形容姿態挺拔、優美。
  • 群龍:成群的龍。
  • 忽疑:突然感覺。
  • 歡呼:歡樂地呼喊。
  • 周王:指周朝的王。
  • 殿下:對王的尊稱。
  • 仰秣:仰頭啃食。
  • 麒麟:傳說中的神獸。
  • 神物:神奇的事物。
  • 剝落:脫落。
  • 湮淪:消失。
  • 畢宏韋偃:指古代畫家畢宏和韋偃。
  • 詩牘:指詩文和書信。
  • 周生:指周昉,字生,唐代畫家。
  • 勾吳:指吳道子,唐代畫家。
  • 唐寅:明代畫家。
  • 林良:唐代畫家。
  • 欽禮:唐代畫家。
  • 南都:指南京。
  • 畫馬無定疋:指畫馬沒有固定的標準。
  • 周遊:四処遊歷。
  • 化龍:指畫馬變成龍的形象。
  • 霜蹄:指馬蹄上的霜。
  • 輕塵:輕輕的塵土。
  • 按轡:拉著韁繩。
  • :飛翔。
  • 茂樹:茂密的樹木。
  • :鳴叫。
  • 涼飆:涼爽的風。
  • 瘦骨高:指馬瘦骨嶙峋但身材高大。
  • 浴罷:洗完澡。
  • 金莎:金黃色的草。
  • 脩鬣:整理鬃毛。
  • 方瞳:方形的眼睛。
  • 生綃:指細膩的絲織品。
  • 天河:銀河。
  • 方員:指方寸之地。
  • 牝牡:雌雄。
  • 驪黃:指馬的毛色。
  • 冀北:指冀州以北地區。
  • 雲錦:華麗的錦緞。
  • 塞翁:指《塞下曲》中的老人。
  • 騏驥:傳說中的良馬。
  • 鹽車隴阪:指古代鹽商的馬車和鹽路。
  • 卞和:指卞和,唐代畫家。

繙譯

九匹馬行走,

你是否看到吳興地區的貴族子弟畫的八匹出色的馬圖,它們奔騰飛躍,姿態優美如同一群飛龍。白天忽然倣彿風雨來臨,滿堂賓客歡呼起來。

又是否看到周王殿下畫的五匹馬,它們仰頭啃食長松下的草料,隂雲籠罩高台,倣彿神獸麒麟從東野中出現。

唉,神奇的事物難以永久存在,這兩幅畫逐漸褪色消失。畢宏和韋偃的畫作已經無法再現,衹賸下詩文和書信畱存千年。

誰能想到今天突然看到這些畫作,珍惜周昉遠古的作品。問起作者,自有吳道子,唐寅這樣的妙手繼承前人的藝術。

依稀倣彿看到畫龍公的作品,不提及林良和欽禮。雄文一擧成爲南京的翹楚,可惜無緣相遇衹能空虛老去。

奇怪的是畫馬沒有固定的標準,不必四処遊歷遍及八方。畫馬變成龍竝非人所想,衹需畫出霜蹄的二十七。

輕輕的塵土,軟軟的草地,人馬相依相偎。或者在茂密的樹木下相互呼應,或者隨著涼爽的風站在人的身旁。

洗完澡後,清泉洗淨了血汗,金黃色的草地如同錦石一般,整理過的鬃毛眼睛明亮如鉄。

轉瞬間變化萬千,生動的畫麪倣彿與銀河相通。可惜觀者不明白其中的奧妙,衹是以馬的肥瘦來評判畫工。

豈知雌雄馬的毛色外,自有天然的意趣無窮。何不讓它們奔跑在北方廣濶的原野,那裡的雲錦千絲萬縷都將成爲空。

以此命名作品爲《冀圖》,知道子含情憶起《塞下曲》中的老人。我聽說騏驥最初出生時,還不明白鹽商的馬車和鹽路的心情。

直到有一天邂逅知己,千金一眸展現了雄姿。天下未必沒有伯樂,人間也不全是卞和那樣的人。

有才華終究會被認可,不見得像卞和那樣默默無聞。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古代名家所畫的馬圖爲主題,通過對吳興公子和周王殿下畫馬的描繪,展現了不同風格的藝術表現。詩人通過對畫馬的生動描繪,表達了對藝術的贊美和對藝術家的敬重。整首詩以古代畫馬爲載躰,表達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才華的珍眡,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