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辱陳方伯見貽詩扇手持久之扇敝骨存李生取之加白索書因爲賦此

高人臥紫薇,貽我江南箑。 中有尺素書,元是陳琳筆。 珠璣入夜光,星斗當朝出。 出入在懷袖,清風自披拂。 華容易衰朽,勁節猶存骨。 有客稱好奇,見之如拱璧。 問予乞取去,施白加圓潔。 如鸞皓其衣,如鳳舒其翼。 持以過山亭,爲我開沉鬱。 索我臨池書,問我長生術。 書罷望南山,南山光突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山中辱陳方伯見貽詩扇手持久之扇敝骨存李生取之加白索書因爲賦此

  • 辱:古代指珍貴、寶貴。
  • 陳方伯:指陳琳,字方伯,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
  • 貽:贈送。
  • 扇:扇子。
  • 敝骨:指破舊的扇骨。
  • 李生:指李白,唐代著名詩人。
  • 白索書:請求書信。
  • 賦:作詩。

繙譯

在山中,得到了陳琳先生贈送的詩扇,這扇子已經用了很久,扇骨已經破舊,但仍保存著。李白拿走了這扇子,請求陳琳先生贈送一本書信,因此寫下了這首詩。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在山中得到陳琳贈送的扇子,雖然扇子已經破舊,但仍然保存著。李白拿走了這扇子,請求陳琳先生贈送書信,因此寫下了這首詩。詩中通過描寫扇子的破舊和保存,展現了詩人對文人雅士之間交流互動的珍眡和尊重,同時也表達了對文化傳承的重眡和對友誼的珍惜。

林大春

明廣東潮陽人,字邦陽,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學副使,致高拱私黨於法,爲言官論劾,罷官。有《井丹集》。 ► 605篇诗文